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时间:2024-01-29 15:27
2024动力煤价格中枢或将继续震荡下移
——煤炭市场研报(2024年1月)
刘纯丽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核心观点:
◆ 2023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我国经济或仍将面临一段时期的需求不足、动能偏弱等问题,经济稳增长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强调将强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随着各项稳经济、促增长、优结构政策措施的深入贯彻落实并不断取得成效,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将进一步被激活,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 2023年电煤长协合同履约率明显提升,价格保持稳定。全年价格先降后升,在紧邻最高限价之下窄幅波动。2023年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先抑后扬“V”型波动,波动幅度收窄,价格中枢回落。2024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电煤中长期合同需求方覆盖范围缩窄、长协签订比例下降,这将导致部分长协煤资源或向现货市场释放,煤电需求话语权将有所增强。2024年在长协煤保证及进口煤补充的共同作用下,煤炭价格中枢或将继续小幅下移。
◆ 2023年我国煤炭产量保持较高水平,煤炭产能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煤炭兜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年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2024年我国将继续推进煤炭产能释放。但晋、陕、蒙煤矿产能核增潜力不大,而新疆受限于外运瓶颈制约,对全国煤炭供给总量影响有限。当前,“双碳”背景约束下,主产区新建煤矿投产周期较长,中期新建矿井带来的边际产量贡献有限,预计原煤产量增速或将回落。
◆ 2023年国际动力煤市场供大于求,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从2022年的创纪录高点波动下行。2023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增价减”。全年共进口煤炭47441.6万吨,同比增长61.8%,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口煤炭支出总金额529.66亿美元,推算全年煤炭进口平均单价111.6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794.7元/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近二成。2024年海外煤炭产量难有大幅增加,印度、东南亚等地煤炭需求日益旺盛,预计我国进口量将持平或略降。
煤炭市场价格:2024动力煤市场价格中枢或将继续下移
◆2024年动力煤市场价格中枢或震荡小幅向下
强监管下2023年动力煤长协合同履约率明显提升,价格保持稳定。全年长协煤5500大卡均价713.83元/吨,较2022年均价721.67元/吨回落7.84元/吨;其中最高价为1月的728元/吨。最低价为9月的699元/吨。全年价格先降后升,在紧邻最高限价之下窄幅波动。
2023年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先抑后扬“V”型波动,波动幅度收窄,价格中枢回落。2023年秦皇岛港动力煤年内均价965元/吨,较2022年全年均价下降304元。一季度,受2月下旬内蒙古阿拉善盟煤矿事故影响,国内市场煤炭价格迅速上涨,但因供暖季接近尾声,煤矿生产旺盛且进口煤增加,煤炭价格持续下行走势。二季度,国内煤炭产量继续增加,煤电企业以长协煤采购为主,市场煤价格持续偏弱运行。直至下半年,受事故影响安全检查不断加强,供应有所收缩,动力煤市场价格企稳并回升。特别是9月中下旬,产地坑口价格高位上涨,到港成本高企,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因市场煤资源不足,同时部分终端用户节前备货需求释放,贸易商情绪升温,引发动力煤价格快速反弹上行。10月10日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规格品报收于1033元/吨,达到了自年初下降以来的最高点。此后自10月中旬开始,终端高库存与迎峰度冬预期持续博弈,下游用户抵触高价煤,港口市场煤销售不佳,环渤海港口加快垒库,港口煤价持续回落。12月29日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规格品报收于926元/吨,下行收官2023年。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2024年度电煤中长期合同需求方覆盖范围缩窄至统调公用电厂、承担民生供电供暖任务的相关电厂;发电、供热企业签订长协比例由2023年的最高105%下调至不低于80%。随着电煤中长期合同的调整,部分长协煤资源或向现货市场释放。预计2023年动力煤价格“小需求,大波动”的现象将得到改善,非电需求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将减弱,煤电需求话语权将有所增强。
2023年煤电企业采取高库存策略,提前将库存增至往年迎峰度夏、度冬时的高点以上,在保证自身用煤安全的同时对市场煤炭价格形成了有效压制。2024年在长协煤保证及进口煤炭补充的共同作用下,煤电企业将延续高库存战略,全社会煤炭库存仍将维持高位,煤炭市场价格中枢或将继续小幅下移。
图1 2023年CCTD秦皇岛动力煤价格
◆国际动力煤价格难攀高峰
2023年国际动力煤市场供大于求,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在2022年的创纪录高点后呈现出不断波动下降的走势,已无再攀高峰的可能。
由于不断加大天然气进口和储运方面的投入,2023年欧盟天然气供应稳定、库存充足,抑制了终端耗煤需求。虽然其间由于巴以军事冲突、气候等原因,煤炭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但难改欧盟煤炭进口量较2022年大幅下降的态势。据意大利船舶经纪与服务集团班切罗・科斯塔(Banchero Costa)发布的市场周报(MARKET REPORT–WEEK02/2024)信息,2022年欧盟海运煤炭进口量达到1.276亿吨,同比增长38.2%,而2023年其海运煤炭进口量仅为8880万吨,同比大幅下降30.4%,为2020年疫情后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需求下滑,2023年中西欧ARA 60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暴跌至2021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普氏能源资讯(Platts)2023年7月13日评估的ARA 60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为95美元/吨,较年初的185美元/吨几乎减半。12月29日当周,西欧ARA 60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为116美元/吨。
2022年全球普遍是暖冬,导致2023年西方国家煤炭维持高库存,需求不足下库存外溢,较多煤炭资源转移到亚太地区,并对国际煤炭价格持续构成压力。作为我国煤炭进口第一大来源国印尼,其2023年煤炭产量达到7.75亿吨,比2022年实际产量6.87亿吨增长13%,其中出口5.18亿吨。在来自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需求支撑下,2023年印尼煤炭价格虽比较坚挺,但仍呈下行走势。2023年12月份印尼动力煤(高位发热量6322千卡/千克)参考价(HBA)为117.38美元/吨,比11月份价格139.80美元/吨下降22.42美元,环比下降16.04%;比2022年同期标杆价格281.48美元/吨下降164.10美元,同比下降58.3%。
图2 印尼动力煤出口标杆价格(HBA)
2024年,较为疲弱的宏观经济或将拖累煤炭价格的上行,但不时发生的贸易流通中断和缺乏新的煤炭供应来源,对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又形成一定的支撑,预计在各个因素不断博弈中国际煤炭价格将维持相对平稳。
2024年,我国恢复煤炭进口关税,虽然澳大利亚、印尼煤炭适用协定税率仍为零,但对来自包括俄罗斯、美国、南非、蒙古国等在内的其他国家进口煤则实行最惠国税率。各煤种税率分别为:褐煤、无烟煤、炼焦煤执行3%,其他煤和煤砖、煤球及类似用煤制固体燃料5%,其他烟煤6%。据市场价格测算,俄罗斯和蒙古国进口成本增加58元/吨和27元/吨,因此进口关税恢复对俄煤和蒙古煤影响较大。
煤炭供需:2024年原煤产量增速或将回落
◆2023年原煤产量同比增长2.9%,2024年新增产能潜力或有限
2023年我国煤炭产量保持较高水平,煤炭兜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年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其中12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1.9%,增速比11月份放缓2.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36万吨,较11月略有回落。
图3 2019—2023年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
图4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月度走势
2023年煤炭生产进一步向大型煤炭企业集中。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企业集团达到17家。17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约为27.9亿吨,较2022年增加约0.7亿吨,增长约2.6%。其中,全国原煤产量超亿吨企业为8家,比上年增加1家,分别是: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集团、陕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华能集团、潞安化工集团。8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约为22.3亿吨,较2022年增加约0.7亿吨,增长约3%。原煤产量在5000万吨至1亿吨企业为9家,分别是:国家电投集团、淮河能源集团、新疆天池能源公司、河南能源集团、伊泰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华电集团、汇能煤电集团、辽宁能源集团。9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约为5.6亿吨,较2022年基本持平。
从各地区数据来看,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23年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原煤产量位列前五,同比分别增长3.3%、0.2%、2.3%、10.7%和12.3%。煤炭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的包括青海、江苏、四川、辽宁、广西、福建6省区,分别下降17.5%、15.6%、9.9%、9.4%、9.0%、8.6%。当前晋、蒙、陕、新4省区总产量37.86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1.2%。随着东中部地区煤矿资源枯竭,产量下降,煤炭产量将进一步向西部和北部主产省区集中。
表1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
2023年,能源主管部门有序推进煤矿先进产能核准建设。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3年煤炭核准产能超过1亿吨,较2022年核准产能明显减少。2023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全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2.1%,而2022年达到24.4%。
图5 2020—202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长情况
根据有关机构市场统计,2023年全国新增产能预计超过2.34亿吨。其中核增产能1.08亿吨/年,新投矿井产能1.26亿吨/年。截至2023年末,全国煤炭总产能在62.08亿吨,较2022年增长2.8%。
而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2024年我国将继续推进煤炭产能释放。但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煤矿产能核增潜力不大。且我国部分煤矿高强度组织生产导致采掘失衡、安全事故频发,煤炭行业安全事故出现反弹,特别是连续发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国家矿山安监局将对山西开展持续半年的安全生产帮扶指导工作,2024年山西煤炭产量难有增量。而新疆虽尚有一部分煤炭产能有待释放,但受限于外运瓶颈制约,对全国煤炭供给总量影响有限。当前,“双碳”背景约束下,主产区新建煤矿投产周期较长,中期新建矿井带来的边际产量贡献有限,预计原煤产量增速或将回落。CCTD煤炭市场网预计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44.6亿吨,同比增长1.1%。
◆2023年煤炭进口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进口量或将回落
2023年我国共进口煤炭47441.6万吨,同比增长61.8%,创历史新高。其中2023年1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创单月历史新高达4729.7万吨,较2022年同期的3091万吨增加1638.7万吨,同比增长53.0%;较11月份的4350.6万吨增加379.1万吨,环比增长8.7%。从进口金额来看,2023年我国进口煤炭支出总金额为529.66亿美元,同比增长24.1%。而根据推算,2023年全年煤炭进口平均单价111.6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794.7元/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近二成。
图6 2023年煤炭月度进口量
2023年,我国对进口煤炭实施零关税,在该政策支持下,印尼煤供应充足,俄煤贸易东移,进口澳煤放开,蒙煤通关常态化,且因受2022年暖冬影响,欧洲地区采购的煤炭库存未被消化,导致2023年西方国家的需求不足、库存外溢,较多煤炭资源转移到亚太地区。同时国际煤炭价格波动中不断下行,相较于国内同热值煤炭,进口动力煤价格更具优势,提高了国内终端采购积极性,煤炭进口量屡创新高,并出现了“量增价减”的局面。
据IEA对海外主要煤矿项目的梳理,2023年海外新增煤矿投产产能约为15690万吨,此后预计将降至3050万吨、7330万吨、5310万吨。目前看来,2024年海外并没有大量煤炭产能投放,产量难有大幅增加,主要消费国需求也并无明显减少。特别是亚洲地区,据Ember智库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约82%的燃煤发电装机集中于亚洲地区,随着其他地区进一步缩减煤炭消费,未来亚洲地区煤炭消费和进口的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2024年印度、东南亚等地煤炭需求日益旺盛,预计我国不会有太多煤炭进口量增长空间,进口量或将持平甚至略降。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增长5.2%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8909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用电量60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用电量166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5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根据已发布的2023年1—11月用电量数据推算,12月全社会用电量85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较11月回落1.6个百分点。
图7 工业增加值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分品种看,规模以上工业火电增长6.1%,水电下降5.6%,核电增长3.7%,风电增长12.3%,太阳能增长17.2%。12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增速比11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7.4亿千瓦时。分品种看,12月份,规上工业火电增速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降幅扩大。其中,火电增长9.3%,增速比11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水电增长2.5%,增速比11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核电下降4.2%,降幅比11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风电增长7.4%,增速比11月份回落19.2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7.2%,增速比11月份回落18.2个百分点。
图8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增速(月度)
◆2023年钢铁、化工稳步增长,带动煤炭消费增长
2023年在下游铁路、油气开采等投资增速较高,以及汽车、风电、造船及出口表现较好等因素带动下,钢铁及焦炭表现较好。生铁产量8.71亿吨,同比增长0.7%,近3年首次正增长;焦炭产量4.93亿吨,同比增长3.58%。
2023年水泥生产同比基本持平,甲醇、尿素生产较为旺盛。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0.2亿吨,同比略降0.7%,基本持平;甲醇周均产量达到162万吨,同比增长4%;尿素产量达到6103万吨,同比增长8.29%。
2023年钢铁、化工需求旺盛,带动煤炭消费增长,对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支撑。
煤炭调运:2023年多条煤运铁路运量创新高,北方港库存保持高位
◆2023年铁路货运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12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为176.9点,同比增长25.3%,其中货运指数连续5个月保持在8%以上的较快增长区间,货运需求持续增加。2023年国铁集团全力保障电煤、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加大集疏港运输和“公转铁”力度,积极推进铁水多式联运、物流总包开发,试点推出高铁快运整列批量运输,不断提升货运服务质量。2023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另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消息,2023年全国多条煤运铁路运量创新高。2023年大秦铁路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42209万吨,同比增长6.38%,创4年来新高。其中12月完成货物运输量3435万吨,同比减少4.74%。2023年,朔黄铁路29项运输指标累计刷新纪录41次,运输效能大幅释放,累计完成货运量3.68亿吨,同比增加1930.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截至2023年12月30日18时,瓦日铁路实现货运量10008.1万吨,年运量再次突破1亿吨大关。2023年全年浩吉铁路累计发运电煤超6300万吨,同比增长10%。2023年,新疆铁路发运煤炭1.3亿多吨,同比增长5.4%,其中疆煤外运量6022.7万吨,同比增长9.5%。
铁路是煤炭资源调运的主要力量,煤炭也是铁路货运的主要货物品类。煤炭产能向主产区集中,能源产业供需布局整体优化,而铁路作为环保低耗的运输方式,将更多地承担我国大宗商品货物运输任务。铁路“公转铁、公转水”运输与煤炭运输发展需要、煤炭产业布局和供需调配充分适配,要进一步考虑在运输结构调整、最后一公里建设、绿色交通设备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等方面的优化发展,持续加强产运衔接,提供运力保障。
国铁集团2024年运输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做好2024年运输工作,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动铁路货运转型升级;深化运输组织变革,提升路网整体效能;强化基础条件支撑,促进客货运输增能提效,持续推动运输高质量发展。
◆2023年北方港口库存两度突破3000万吨
2023年受进口煤强势冲击影响,北方港口煤炭吞吐量略有下滑,港口库存多月高位运行,并于5月底、12月中两次突破3000万吨。
2023年前5个月环渤海港口库存震荡上行,5月31日北方港口煤炭库存达到3039.9万吨,同比增加778.1万吨,创历史新高。进入6月,随着全国气温显著上升,各地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增加,工业用电需求好转,南方多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沿海电煤日耗升至较往年同期偏高位水平。终端释放采购需求,环渤海港口锚地船舶数量增多,调出量提升至220万吨以上高位,港口库存开启连续3个月的持续下降走势。
9月9日,环渤海九港库存量合计2068.6万吨,创年内低点,随后受港口封航影响,调出量下降,且因煤价持续上涨,港口调入量逐渐增加,终端接受度降低,港口库存逐渐回升。进入12月,北方港受寒潮影响封航增加。从12月8日到11日,秦皇岛港口连续封航65.5个小时,港口调出量大幅减少,同时主产地因降雪影响,煤炭汽运拉运不畅,主要以铁路发运为主,港口调入量变化不大。高调入低调出情况下,港口库存快速增多,12月12日,秦皇岛港口动力煤库存升至738万吨,创近5年新高。12月16日,北方九港库存再次突破3000万吨达3008.5万吨,高于2022年同期755万吨。2023年末随着港口封航解除,调出量恢复至210万吨以上高位,库存下降明显。截至12月31日,北方九港库存回落至2609.2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库存回落至566万吨。
图9 北方九港库存合计年度对比
◆2023年沿海海运费下行收官,BDI指数回落
2023年沿海海运费除春节后及年末两次开启上行行情外,连续多月呈现低位运行状态。2023年1月沿海运价维持底部徘徊,直至2月中旬,港口市场煤价大幅回落至限价区间以内,下游终端启动刚需采购,沿海运输市场新增货盘释放,带动煤炭运价打破底部僵持格局开始上行。进入4月后,货盘减少,船舶北上积极性不高,航线运价持续小幅下行。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 6月2日报收于年内低点527.13后,连续5个月低位运行,直至11月初随着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港口市场氛围持续升温,各航线运价快速上行。12月14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报收于年内高点1049.45点后下行收官2023年。
图10 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
2023年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影响了全球商品和服务实际需求,使得全球航运价格出现明显的回落。2023年12月22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指数)以2094点、周环比回落10.82%收官2023年,其全年走势呈低开高收之势,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预期。2023年12月BDI指数平均值2538点,比10月份的高点1868点上涨35.87%。但因前9个月各月平均值无一突破1500点,1月、2月更在千点以下,受此影响,2023年全年BDI指数平均值为1379点,较2022年的2541点低45.73%。受巴拿马运河限制导致运载美国谷物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更长、巴西谷物港口的严重拥堵、欧洲和中国的冬季天气导致卸货延误及西非铁矿石和铝土矿的出口等多重因素影响,2023年12月大型散货船的现货运价的大幅飙升,导致货运期货交易狂热,干散货库存也出现两位数增长。然而,这种市场飙升预计将是短暂的,有迹象表明运价短期或已见顶。
图11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
宏观经济:经济企稳回升动能偏弱,逆周期调节政策待持续推进落实
2023年是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后的第一年,这一年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初步核算,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季度看,四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4.5%、6.3%、4.9%、5.2%。
2023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全年均值49.9%,高于2022年全年均值0.8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结构向好发展态势。从全年走势看,一季度疫情影响消退后经济快速恢复,制造业PMI运行在50%以上的较好水平;二季度需求快速释放后经济回升势头有所放缓,指数较快回落;三、四季度各地积极落实稳经济促增长等政策措施,指数均值在49.5%左右运行,显示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仍需加强。2023年12月受部分基础原材料行业生产淡季等因素影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处于枯荣分水线之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50.3%,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景气水平保持稳定。
图12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
2024年,我国经济或仍将面临一段时期的需求不足、动能偏弱问题,一是国内需求全面释放仍需时间,二是在全球经济压力和国际供应链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出口将面临下行压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回升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反映当前复苏过程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此经济稳增长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项稳经济、促增长、优结构政策措施也将不断推出。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强调将全面稳慎评估政策效应,强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下大力气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意愿。突出做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七项工作。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0%,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央行本次降准时间和幅度均超市场预期,释放了较强的积极信号,充分展现了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力、支撑经济增长的决心。
随着各项稳经济、促增长、优结构政策措施的深入贯彻落实并不断取得成效,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将进一步被激活,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本报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电联官网、中国煤炭市场网、煤炭江湖)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