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热点

能源报国的鲜活注脚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4-06-20 09:09

能源报国的鲜活注脚

——对话“深海一号”掌舵人李劲松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曲艺 

  “你们要好好干啊,我不希望两年以后在《泰晤士报》上看到崖城13-1气田的火光。”

  “你放心,两年以后崖城13-1气田肯定在,而且20年后还会在!不止崖城13-1气田,你看到那些星星点点的渔火了吗,将来那些地方都会是平台!”

  上述对话发生于22年前,彼时的李劲松是我国首个海上对外合作气田——中国海油崖城13-1气田总监。在一位外方生产人员离开的前一晚,因着师徒的名分,李劲松前去作别,师傅“语重心长”地嘱咐。

  “这话貌似祝福,其实是不信任。”李劲松仍清晰记得话里夹杂的轻蔑。

  如今,李劲松已成长为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总经理,与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这位威名赫赫的“战将”并肩作战。

  2月28日,“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在崖城海域安装完成,并且和原有的3个油气平台连成一体,形成了我国南部海域首个“四星连珠”海上天然气田生产集群。

  星火,颇有燎原之势。“不止崖城,在我国南海海域,平台数量已经接近30座了。”李劲松言语间尽是自豪。

  这足以印证,当年那个青年带有民族情结的霸气回怼,实则是对我国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前景的自信预判。

  6月25日,“深海一号”大气田将迎来投产三周年。再回首,李劲松的履历所映照出的,正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从对外合作到完全独立,最终闯出一条自主设计、研发、建造、开采的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之路。

  “越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砺人”

  圆脸的李劲松戴副眼镜,眼睛不大但眼神透着睿智。话语轻缓,有一股松弛感。

  李劲松职业生涯的起点便是崖城13-1气田。“入职培训期间要学英语,还要考试,我高考都没那么努力。”有多拼?“一个单词具体在字典的哪一页,同事都能脱口而出!”

  饶是如此,“上了平台后还是啥都听不懂,交流就是靠比画”。最令人头疼的是,李劲松学的是仪器仪表专业,结果被分配到操作工艺岗,“老外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刚开始是一位美国的师傅,他给大伙安排的活儿基本就是洗甲板。干完后,师傅会说‘再洗一遍’。”

  “接触不到任何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即便是旁观设备修理,关键时刻就以拿工具为由把我们支开了。”

  憋屈,愤懑,不甘。然而这并非李劲松一个人的困境,在那个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装备”的年代,这是海油人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怎么破?李劲松给出的答案是:“越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砺人。”

  这一面暗扣了“劲松”的本义——不畏风寒、傲然挺立的松树;一面折射出在对外合作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中方作业者们无惧风浪的本色。

  “白天要工作12个小时,由于平台噪音太大,大家都戴着耳罩,再加上护目镜,每个人的耳朵都磨出了血。”

  “中午就给我们30分钟的休息时间,我到现在都没有午休的习惯。”

  “晚上就一头扎进资料房,查英文资料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全靠自己摸索。”

  “第二天到了现场就琢磨设备,把前一天看过的资料跟实物结合起来弄明原理。”

  在暗处蓄足了力,上了台面才会游刃有余。渐渐地,李劲松发现英语不在话下了。“后来都能用英语吵架了。”他打趣。

  就连师傅的态度也有所改观。“有一天师傅突然说‘走,带你去干活’,原来是井口控制盘有故障。那是‘禁区’,当年规定中国员工未经允许不能触碰。”李劲松自己都觉得诧异,“他非常耐心地跟我讲了一遍原理,是不是觉得我比较实诚?”

  晚上跟同事聊起这事,“大家目瞪口呆,觉得我在吹牛”。甚至还闹了乌龙,“后来我又被师傅派往井口控制盘,大家看到后,竟以为我在瞒着老外搞事情。”李劲松忍俊不禁。

  不过,李劲松也确实有“使坏”的时候。“一位英国的师傅总跟我念叨‘我是来教你的’,可是也没教给中国员工任何东西。”这让李劲松有些反感。

  “得让他见识见识我的厉害。”李劲松在这位师傅第一次值夜班时制造了一次“事故”,并在师傅手忙脚乱时稳住了局面。“打那之后,他就不再标榜自己的身份了。”

  当然,与老外的斗智斗勇需建立在全面掌握技能的基础之上。能以最大的诚意获取认可,也靠过硬的本领赢得尊重,此时的李劲松风头正劲。

  27岁升主操,28岁升监督,29岁那年李劲松正式成为崖城13-1气田的首任中方总监。不到30岁就扛起了一个大气田的生产运营重任,这项纪录至今在海油系统无人打破。

  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饥饿感”

  “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饥饿感。”李劲松反复强调。其中蕴含的普世智慧是:居安思危方能临危不乱,持续学习才会不断进步。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

  一是平台之上治未病。

  崖城13-1平台上有个海水提升泵,用于海水跟淡水的热交换。看似正常运转,但淡水系统出口的阀门暴露的问题仍被李劲松捕捉到了。

  “这阀门一直呈半开半闭状态,理论上应该是全开的。”他不解,就去问总监。得到的答复是“设计问题”。

  他觉得设计人员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便潜心研究了3个月,最终把阀门打开了。“长期半开半闭势必会增大损坏的概率,一个阀门40多万美元。”

  没有止步于此,李劲松同时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数据计算,我发现水下的泵也有问题,建议检修。”

  然而,李劲松极具危机感的推测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想到两年以后,泵真的断了。“总监第一时间找来当年的报告比对,判断完全一致。”

  锋芒初露,但功力不浅。“能明显感觉到,这件事后,总监对我特别信任。”李劲松蛮骄傲。

  二是陆地之上挽狂澜。

  即便后来调回陆地工作,李劲松也一直在保持思考的习惯。“2008年,在进行一系列分析后,我发现崖城13-1气田的产量不容乐观,有被弃置的风险。召开研讨会时,专家一致认为地下束手无策,只能从地面想办法。”

  经过6个月的摸索,李劲松提出了一种创造性的设想:通过地面压缩机工艺改造实现降低井口回压,从而提高气井携液能力和气田产量。

  方案有了还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给我5000万的投资,还你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外加延长气田7年寿命。”李劲松用实打实的数据说服了合作伙伴。

  事不宜迟。“我们还去机场‘堵’领导,在大巴上给领导做了汇报,他欣然同意。”马不停蹄地奔波,一如既往地信任,李劲松记忆犹新。

  挑战仍在继续。为了挖掘产能,崖城13-1气田前后共经历3次降压生产改造。“多亏坚持了下来,不然就等不到‘深海一号’气田接入了。”谈及此事,李劲松成就感满满。

  当然,这是后话。但崖城13-1气田与“深海一号”气田的渊源也由此牵出。

  崖城13-1气田于1983年在中外合作中发现。“它是中国海油对外合作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李劲松总结道。

  它开创了多个先河:我国海上发现的第一个千亿方级的气田;我国第一个向香港供气的天然气项目;中国海油第一次接替世界顶级石油公司作为世界级大气田的作业者,等等。

  此外,对于合同期限、内容等,它也有“破天荒”之举。“比如,它是首个把人才培养列为条款的合同。”李劲松解释。

  得益于此,一批批中方作业人员迅速成长。“‘深海一号’气田有超过一半的技术人员参与过崖城13-1气田的开发建设。”李劲松感慨,“不得不佩服决策者的高瞻远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决策者的坚持下,崖城13-1气田配套修建了一条778千米长的28英寸海管向中国香港供气。

  李劲松透露,最初的设计方案是24英寸。“28英寸在当时看来完全没必要,成本还高。可别小看这增加的几英寸,有赖于此,如今‘深海一号’的天然气才实现了足额外输。”

  基于以上背景不难看出:李劲松的未雨绸缪,又何尝不是对于当年决策者的深谋远虑的一以贯之?

  “基础性的工作更要做扎实”

  “‘深海一号’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集大成之作。”李劲松如是评价。有多“集大成”,也就意味着有多“集万千关注于一身”,安全管理更是容不得半点差池。

  李劲松坚信:安全管理没有特效药,更多的是日复一日持续性的工作。

  “‘深海一号’要做‘标杆’,不能只盯着顶端,基础性的工作更要做扎实,这样‘标杆’才能立得稳。”李劲松打了一个比方:“我们不能到沙滩上去盖一个房子,必须把地基打牢。”

  这就需要着眼细枝末节。有多细?

  比如一把扳手。

  “扳手,家里很常用吧?但是在生产现场,选择扳手门道很多。”李劲松说,“我们会让老同志来‘传帮带’。比如,扳手应该怎么选择?怎么正确使用?如果错选会导致一些什么样的后果?等等。”

  或者一颗螺钉。

  “2023年冬天,在开展‘深海一号’凝析油储存舱检查时,我们从舱底捡到一个小零件——洗舱作业用的照明灯上脱落的一颗小螺钉。它不到小拇指盖大小,如果被舱底输油泵吸进去,可能造成舱底输油泵损坏,海底的原油无法被抽出。”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气田总监李治说,“‘深海一号’超1000天的安全运维,离不开所有人的‘锱铢必较、毫厘必争’。”

  李劲松笃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扮演这个角色,它所发挥的作用将助力‘深海一号’走得更远。”

  目前,“深海一号”气田海上作业团队已探索建立起一套深水气田生产运维完整技术体系,完成半潜式平台遥控生产改造并搭建数字孪生模型,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深度应用,着力打造深海新质生产力。

  回想起22年前的那个夜晚,当下这般昌盛的图景,可谓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中方完全接替外方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更加美好的未来是可以展望到的。”

  于是,同李劲松一样数以万计的海油人,以瞭望之姿,守望着这片朝气蓬勃的南中国海。

  冥冥之中,仿佛一场轮回。从崖城13-1气田,到“深海一号”气田,再到与崖城13-1气田连为一体的“深海一号”二期,一个圆满的闭环勾勒出来。

  “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李劲松发自肺腑地说。但所谓的“幸运”,不是机缘巧合,而是一代代秉承家国情怀的海油人的探索与追寻、刻苦与勤勉。

  从李劲松身上,我们得以窥见早期的海油人是如何筚路蓝缕,抱定怎样的决心去争一口“气”。这,不正是“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鲜活注脚吗?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