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观察丨防范风险实现更高质量“走出去”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3-07-21 11:28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苏伟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亚太电协大会时隔近20年后再次由中国承办之年,在这个时间节点盘点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成绩正当其时。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有哪些成果和亮点?在境外投资有哪些新变化和新趋势,又面临哪些新风险和新挑战?7月14日,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的亚太电协大会新闻通气会上,亚太电协活动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

  电力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中国电力行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国际合作,深度融入东盟、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下的能源国际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据亚太电协活动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共加入了144个国际组织与机构,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主要职务的中国电力行业专家约237位,与多家国际知名能源企业建立了常态化战略合作关系。

  绿色经济成为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领域。从项目数量上看,2022年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的新能源项目数量较2020年增长了55.6%,特别是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海外项目开发与投资,遍布东南亚、欧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等区域。

  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效显著。中国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国、越南、缅甸和老挝等国实现了跨国输电线路互联和电量交易。2022年,中国与邻国合计完成电量交换9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购入电量64亿千瓦时,增长18.5%;送出电量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

  “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建设涉及电力投资项目16个,实际完成投资约19.5亿美元,项目涉及巴基斯坦、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越南等10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创造1.34万个当地就业岗位;新签境外工程承包合同项目102个,合同总额220.87亿美元,项目涉及沿线亚洲、非洲、欧洲等23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创造8.97万个当地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电力行业在境外投资转向新能源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境外投资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

  2021年9月,中国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后,电力行业积极应变,国内主要电力企业重点关注绿色投资方向。2022年,新能源已成为电力对外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领域,占比约58%。除太阳能、风力发电之外,储能、氢能、综合能源、多能互补等方面的投资也在大幅增加。

  上述负责人分析认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意味着煤电领域的市场机会减少,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电力企业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具备优势,加上电力企业不断优化决策机制、管控模式和合作方式,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尤其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水火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等领域,中国电力企业将进一步发挥价值链、产业链整合优势,实现境外投资的转型发展。

  “亚太地区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增长强劲,是未来全球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市场,亚太区域绿色能源合作也呈加快趋势。”上述负责人表示。

  “走出去”应健全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问及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有哪些?亚太电协活动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地缘政治、军事冲突、中美博弈、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挑战,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电力企业在部分国家获得项目的机会,影响项目的持续稳定经营以及项目建设的供应链安全。二是政策变化的挑战。新能源项目的外资投资政策、行业产业政策、项目开发机制、电力收购和电价保障机制经常变化,对项目收益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三是市场竞争的挑战。新能源项目不同于传统电力项目,资金盘较小、技术门槛较低,外部低成本流动资金充足,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导致项目中标难或中标项目利润微薄,使得中国电力企业失去在既往资金、技术和低成本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对此,上述负责人认为,在竞争高度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国有企业,更需要以防范风险、有效管控为目标,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注重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要重视转型发展,从发展理念到配套措施都要适应全力转型新能源发展的特点,也要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要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切实防控重大风险,尤其是政策变化、市场供需、东道国经济失控等影响产生的巨大风险;切实强化汇率汇兑管理,提升融资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严格按合同履约的能力。要注重高质量发展,多做“小而美”的差异化项目,理性投标报价、减少恶性竞争,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之间要重视合作共赢,发挥各自在品牌、机制、产品、服务、融资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出海,抱团协作。

责任编辑:张栋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