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新型能源体系”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广州开幕

来源: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23-07-04 16:53

  73日上午,“绿色湾区,能动未来”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新型能源体系”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广州开幕。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雄在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李立浧,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特聘教授叶思宇,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主任王,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广东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志秋致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院总经理彭雪平主持主论坛。

推动高层次科技创新描绘湾区新型能源体系蓝图

  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抓手和核心动力。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推进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新型能源体系,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李立浧院士认为,新型能源体系以能源安全为基础,以低碳化为方向,以电气化为路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在其建设过程中,电力系统将向柔性化发展,与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电网的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管理、智能运行,形成全面可见、可知、可控的透明电网,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

  陈勇院士指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内涵在于“安全、高效、生态、低碳”,重点任务包括大力发展化石能源利用新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新能源、积极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和全面推进节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科技、产业发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快,对外物流便利畅通,立足能源资源禀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为必须。

  叶思宇院士表示,氢能与燃料电池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氢能行业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其制取方式多样,技术具备一定成熟度,燃料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政、产、学、研、用”结合,有助于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材料研发,推进氢能燃料电池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进程。

  罗必雄大师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能源基础设施、清洁能源资源和消、技术创新、能源合作与市场开发等四个方面优势突出,也面临着五方面挑战。为此,应加强统筹规划,合理考虑绿色低碳节奏和能源安全保障,从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高效循环的能源利用体系、绿色环保的能源消费体系、共享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统一开放的能源体制机制等六条路径发力,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培育能源科技创新的博士后力量

  博士后是我国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群体,是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他们活跃在第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霄表示,能源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而创新是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此次活动围绕当前能源领域研究热点进行研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后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魏建文表示,广东省正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加强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超过4万人,不断增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人才新优势。期待以广东院为代表的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纽带,能源领域博士、博士后青年人才迸发创新活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黄志秋表示,能源科技创新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大湾区实现“双”目标的关键。广东院一直重视能源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15年来成果丰硕、效益显著。期待与会博士后碰撞科学思想、探索技术难题,践悟学理要义、交流学术心得,共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在3日下午举行的青年学者分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博士、博士后,围绕“可再生、清洁能源与新型能源利用方式”“低碳、碳和负碳技术”“灵活高效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供给、需求规划管理技术”四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原标题:院士、大师、博士后齐聚!共话粤港澳大湾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