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观察丨推动国资国企持续做强做优做大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8-13 18:23

推动国资国企持续做强做优做大

——第一届新时代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观察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冯聪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鲜明标定了国资国企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

  8月1日,在国网能源研究院组织召开的第一届新时代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衣学东表示,国资央企应当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研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聚焦发展实体经济,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助力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改革历史新起点新方位,不断提升功能价值,塑造企业独特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坚决把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增强核心功能 强化国有经济战略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袁东明表示,国有企业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关键在于落实中央提出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两个要求。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核心原因,国有企业无一例外在国家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重要核心功能。

  “对于新时代的国有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更集中地体现在持续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方面。”袁东明提出,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功能,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中国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引领示范和支撑保障,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政认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聚焦国有企业三大核心功能——

  其一,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创新引领功能。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涌现,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前所未有,国资国企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其二,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安全维护功能。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国资国企要持续强化在国防军工和能源、粮食等领域的保障地位和供给水平。持续加大国有资本在电网、石油天然气管网等领域投入力度,同时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安全节点,发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各自优势,进行强链、补链、延链、固链。

  其三,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民生保障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要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改革创新传统办医模式、以分类精准考核促进国有企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使国有经济在民生领域继续加强有效供给,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保障能力。

  此外,国网能源院副院长李伟阳提出国有企业“九维航向模型”,从理论上理顺了新时代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他认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功能、能力和制度安排的逻辑出发,确保在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下,使企业具备承担相应功能的能力。

  打造新质生产力 引领国资国企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认为,国资国企要建立完善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运行机制和支持基础研究的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构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四位一体”推进机制,以及“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打造合理、高效的创新环境。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样必不可少,要抢占战略制高点,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韩保江补充说。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提出,推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同时,还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高标准市场制度体系,推动以统一、中性、透明、流动等为导向的市场基础规则变革升级,牵引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尽管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需求,但在我国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80%,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目前我国外贸出口和就业的主力军。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传统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另外,黄群慧还认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国资国企要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充分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基础,同时深化使命导向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建立长期主义的激励导向、容错机制,更好地实现中央企业的原创性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主的使命。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