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频道

国网重庆电力服务长江大保护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6-07 10:58

绿电护碧水 焕发生命力

——国网重庆电力服务长江大保护工作纪实

林熙熙 黄凌霜 谌雅梦

  一江碧水天上来,奔流至重庆,在朝天门码头与嘉陵江交汇。重庆是山城,也是江城。两江四岸,斜阳掩映、波光点石、字水宵灯。逐渐入夜的重庆,与满天星盏相映成趣。

  江水之上,忙碌的货船伴随着汽笛声往来如梭,江水之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沙鲈鲤、胭脂鱼等嬉戏畅游。

夜幕下的重庆。徐浩 摄

  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美丽重庆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深入人心。国网重庆电力坚决服务全市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攻坚战,让绿色电能在美丽山水间延展,优质服务在产业发展间贯穿,奋力书写“为美好生活充电 为美丽重庆赋能”的绿色答卷。

电绿 保卫沿岸一江碧水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清代诗人赵熙乘舟行至朝天门码头时,仰望渝中半岛时,乘兴而作。

  水脉也是文脉。从朝天门码头望去,江岸高楼耸立、江水浩浩汤汤、船笛低沉悠扬,颇有观今怀古之感。朝天门11号码头前,一条蓝色的小船托着供电浮趸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这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为朝天门码头量身打造的浮动式变电站,可随水位变化和码头到岸距离移动,方便游轮靠港后就近接电。

国网重庆电力员工在朝天门码头巡检岸电设备。韩薇 摄

  一艘长约150米,载客量近650人的“世纪荣耀”号邮轮,平稳地停靠在11号泊位上。在它停泊期间,船上所有动力均由岸电供应。

  朝天门码头港口岸电,采用“双供电浮趸”技术,将电源开关柜、变压器及配套设施设计安装在与趸船相邻的浮趸上,解决江河港口供电因离岸距离远和水位落差变化大等因素带来的电缆收放难问题,实现电缆分段管理,保障洪水暴涨快落时电缆收放的安全性。同时,高压电缆上船还创新采用了“连桥快拆式滚轴桥架”“导轮式电缆桥架”等方式,可减少电缆与浮趸、托架等固定设施的摩擦力,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以前用燃油发电,噪音大,旅客体验感差,运营成本也高。”“世纪荣耀”号船长李国云说,使用岸电后用能成本减少了一半。

“黄金7号”游轮平稳停靠在巫山县旅游码头。尹瑶瑶 摄

  游轮、货船在江面川流不息,随长江顺流而下,到“万川毕汇、万商云集”的万州,再到“旦为朝云、暮为云雨”的巫山,为推进长江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国网重庆电力加快推进长江港口岸电建设,根据码头地势情况,制订码头建设方案,建成岸电项目33个,实现长江重庆段三峡游轮主要码头岸电全覆盖,时刻为往来船只提供充足绿能,服务港口岸电智慧用电。

  江水奔流,不舍昼夜。为了护航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自岸电项目投运以来,截至2024年5月底,国网重庆电力累计服务船舶12488次,用电量1062.12万千瓦时,让长江的水更清、天更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为优,空气质量优良天连续4年在325天以上。

电足 守护物种生生不息

  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长江流经691公里,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作为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长江栖息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400多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中华鲟以及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等。

  国网重庆电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在行动中,致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共同建设美丽重庆。

  3月,是长江鲟、金沙鲈鲤、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的繁殖期。国家电网红岩(万州营配)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辜志超、张红云来到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双河口基地,检查用电安全,帮助“鱼爸爸”们的鱼类孵化工作顺利进行。

国家电网红岩(万州营配)共产党员服务队在重庆市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双河口基地,走访了解用电需求。黄凌霜 摄

  “催产期,在合适的水温条件下,才能顺利育卵。”重庆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孙明裕介绍,育苗车间的热水锅炉、加温水泵、电磁阀、紫外杀菌等一套完整的孵化设备,都需要可靠电力的支撑。一旦发生断电,温度和氧气无法保证,就会影响孵化培育。

  为确保基地用电无忧,国家电网红岩(万州营配)共产党员服务队对基地主供电源,全长10.13公里的10千伏龙全二回线定期开展特巡和消缺。2024年就开展了线路通道清理12次,清理超高行道树、杂树230余棵,保障了基地供电可靠性。

  同时,国网重庆万州供电公司多次上门服务,根据基地用电情况,宣传电价政策和用能建议,累计为基地节约用电成本8万余元,并提供“一企一策”差异化服务,针对基地部分供电设备老旧的情况,提出运维建议。

  水产研究所双河口基地作为科研单位,每年要向长江投放鱼苗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作支撑。

  “今年3月,我们顺利帮助一条长江鲟排出卵粒,这也是长江鲟首次在重庆地区人工催卵成功。”孙明裕介绍说:“我们基地用电从来没停过电,供电保障太到位啦。”

  6月6日,孙明裕和同事基地培育的胭脂鱼、中华倒刺鲃等鱼类20万尾放流,让它们回归“母亲河”。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十年禁渔”3年来长江干流重庆段监测到的鱼类增加了1倍多,长江生命力逐渐恢复。

电优 助力业兴民富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产业发展需要优质的电力。重庆奉节县青莲镇桃花村2组蓬运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周蓬,对电力服务经济发展有特别的实感。

  蓬运水产养殖基地有新型镀锌钢板帆布池10个、鱼塘1个、鱼苗池2个,现养殖黄骨鱼、银鳕鱼等120万尾。“鱼养殖产业少了电可不行,供电公司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周蓬介绍,随着基地规模快速发展,原线路导线由于线径小且没有动力电,需要增容。

  3月5日,国网重庆奉节供电公司员工在走访中了解到基地的用电需求后,主动将基地原有导线全部更换为大截面绝缘导线,增强线路可靠性,以满足基地水产增氧机用电。

奉节县蓬运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周蓬向国家电网红岩(奉节营销)共产党员服务队介绍育苗池技术。杨嵛杰 摄

  “一个帆布池的黄骨鱼产量可以达到8000-10000斤,按18元一斤来算,一个帆布池一年效益将超过70万元。”周蓬算起了账,用电充足稳定,产业经营有底气,他对基地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

  要致富,离不开电力优质服务。重庆巴南区惠民街道辅仁村的卢华强也有同感。卢华强年前开挖培植了一百多亩淡水养殖基地,预计年出鱼量约在20万斤。基地采用高密度科学养殖手段,使用的自动化电气设备对供电可靠性有较强的依赖性。

  4月15日4时23分,卢华强的养殖基地突然停电,他连忙拨通了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的片区客户经理赵文斌的电话。经过排查和抢修,不到一小时,鱼塘的增氧泵等设备重新运作起来,鱼塘里的鱼儿们安然无恙,卢华强为电力服务点赞。

  电优、民富、业兴。近年来,国网重庆电力按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求,通过推广“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和“省时、省力、省钱”的“三零”“三省”服务,累计为客户降低办电成本超51亿元。

  电力赋能、产业兴旺。近年,重庆水库生态渔业、设施渔业、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速。据了解,202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59万吨,产值突破230亿元。

  责任编辑:沈馨蕊